氮磷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60
作者
施瑶 [1 ,2 ]
王忠强 [1 ]
张心昱 [2 ]
孙晓敏 [2 ]
刘希玉 [1 ,2 ]
何念鹏 [2 ]
庾强 [3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温带典型草原; 氮磷添加; 磷脂脂肪酸(PLFA);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选取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进行连续6a氮磷添加试验,采用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技术,研究6个氮添加水平N0(0 kg N hm-2a-1)、N1(56 kg N hm-2a-1)、N2(112 kg N hm-2a-1)、N3(224 kg N hm-2a-1)、N4(392 kg N hm-2a-1)、N5(560 kg N hm-2a-1)和6个磷添加水平P0(0 kg P hm-2a-1)、P1(15.5 kg P hm-2a-1)、P2(31 kg P hm-2a-1)、P3(62 kg P hm-2a-1)、P4(93 kg P hm-2a-1)、P5(124 kg P hm-2a-1)对土壤特征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氮添加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和土壤细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放线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呈上升趋势,土壤G+/G-呈增加趋势;各氮添加水平对土壤真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无显著差异,随氮添加量增加,土壤真菌/细菌比降低。(2)随磷添加量增加,土壤总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土壤细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放线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真菌PLFA生物标记数量及真菌/细菌比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以P3水平(62 kg P hm-2a-1)处理最高,说明适宜的磷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繁殖和菌落结构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943 / 49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J].
王晶苑 ;
张心昱 ;
温学发 ;
王绍强 ;
王辉民 .
生态学报, 2013, 33 (05) :1337-1346
[2]   外源氮输入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J].
何亚婷 ;
齐玉春 ;
董云社 ;
彭琴 ;
肖胜生 ;
刘欣超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8) :877-885
[3]   不同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白震 ;
张明 ;
宋斗妍 ;
张旭东 .
生态学报, 2008, (07) :3244-3253
[4]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5]  
PLANT COMMUNITY MEDIATED VS. NUTRITIONAL CONTROL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S IN GRASSLANDS[J] . Rien Aerts,Hannie De Caluwe,Boudewijn Beltman.Ecology .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