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被引:12
作者
姜书竹
张旭昆
机构
[1]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经贸系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柏拉萨指数; 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出口相似度指数;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4.02.024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计算了柏拉萨指数 ,结果显示东盟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稳步提高 ,说明两者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表明中国与日韩及东盟国家在贸易上同时存在互补性和竞争性 ;由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数集中在资金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所以与日韩的互补性关系更强一些 ,在一些产品上与东盟国家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的竞争性关系使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能获得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 ,互补关系则在推进自由贸易区进程方面会起到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钟昌标著, 2001
[2]  
东亚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张蕴岭. 亚太经济 . 2002
[3]  
“AQuantitativeEvalua tionofVietnam’sAccessiontotheASEANFreeTradeArea(AFTA)”. EmikoFukase,WillMartin. http://ideas.uqam.ca .
[4]  
“AQuantitativeEvalua tionofVietnam’sAccessiontotheASEANFreeTradeArea(AFTA)”. EmikoFukase,WillMartin. http://ideas.uqam.ca .
[5]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 陈红儿,陈刚. 中国经济问题 . 2001
[7]   我国外贸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J].
张小蒂 ;
李晓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12) :104-107
[8]   国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J].
史清琪 ;
张于喆 .
宏观经济研究, 2001, (02) :27-31
[9]   东盟四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逆向转变 [J].
沈红芳 .
亚太经济, 2000, (05) :4-7
[10]  
应用数量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黄益平,宋立刚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