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陆架模式及其应用——一个三维陆架模式及其在长江口外海区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朱建荣
沈焕庭
朱首贤
机构
[1]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2] 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南京
关键词
陆架模式;长江冲淡水;扩展;数值计算;
D O I
10.16441/j.cnki.hdxb.1997.02.003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浅海与陆架模式,并首次应用于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研究。模式计算区域为整个东中国海,水平分辨率为7.5′×7.5′,垂向分辨率为11层,考虑实际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在空间完全交错的网格系统上,离散化控制方程组,采用ADI计算方法数值求解。动量方程中的非线性项采用二次能量守恒的半动量格式,温盐方程中的平流项采用迎风格式,垂向涡动扩散项采用隐式。数值试验结果基本再现了伸向东北的冲淡水舌和东中国海的环流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海和南黄海夏季环流的斜压模式 [J].
王辉 .
海洋与湖沼, 1996, (01) :73-78
[2]   长江冲淡水的转向机制问题 [J].
赵保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5) :600-610
[3]   东海主要水道的流量估算 [J].
赵保仁 ;
方国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2) :169-178
[4]   长江口余流和盐度的二维数值计算 [J].
于克俊 .
海洋与湖沼, 1990, (01) :92-96
[5]   长江河口环流及其对悬沙输移的影响 [J].
沈焕庭 ;
朱慧芳 ;
茅志昌 .
海洋与湖沼, 1986, (01) :26-35
[6]   长江冲淡水转向原因的探讨 [J].
顾玉荷 .
海洋与湖沼, 1985, (05) :354-363
[7]   长江冲淡水转向研究 [J].
崔茂常 .
海洋与湖沼, 1984, (03) :222-229
[8]   长江冲淡水路径的初步研究——Ⅰ.模式 [J].
乐肯堂 .
海洋与湖沼, 1984, (02) :157-167
[9]   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机制的初析 [J].
浦泳修 .
东海海洋, 1983, (01) :43-51
[10]   东中国海陆架环流的单层模式 [J].
袁耀初 ;
苏纪兰 ;
赵金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2,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