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Ⅱ优7号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5
作者
朱永川
况浩池
徐富贤
洪松
郑家奎
熊洪
王贵雄
不详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泸州
[3] 四川泸州
[4] 四川
关键词
杂交中稻; Ⅱ优7号; 高产生理; 栽培技术;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1.03.005
中图分类号
S511.32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1998~ 2 0 0 0年 ,研究了杂交中稻Ⅱ优 7号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Ⅱ优 7号高产的生理基础是库大源足 ,Ⅱ优 7号产量为 90 0 0kg/hm2 以上的库源特征为 :齐穗期叶面积指数 6 5~ 7 0 ,成熟期叶面积指数 3 4~ 4 0 ,成熟期干物重 1875 0kg/hm2 左右 ,颖花 375 0 0万朵 /hm2 左右 ,齐穗期叶粒比 1 7cm2 /粒。Ⅱ优 7号的主要高产农艺措施是 :移栽叶龄 3~ 4叶 ,栽 2 4~ 2 7万穴 /hm2 ,施纯N 16 5~ 180kg/hm2 。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曹显祖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04) :7-14
[2]   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龙步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4) :417-420
[4]  
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凌启鸿主编, 1995
[5]  
日本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生产与株型研究概况. 石原帮,徐正进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1989
[6]   不同株型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2) :67-71
[7]   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 [J].
冯惟珠 ;
苏祖芳 ;
杜永林 ;
周培南 ;
季春梅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1) :27-33
[8]   水稻群体源库特征及高产栽培策略研究 [J].
王夫玉 ;
黄丕生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5)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