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39
作者
王怡净
张立实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毒性研究; 雌性大鼠; 免疫毒性; 致癌试验; 霉菌毒素; 毒枝菌素; 雌激素; 雌性激素; 性甾体; 玉米赤霉烯酮; 雌二醇; 甲胎蛋白; 球蛋白; 乳腺癌; 乳腺肿瘤; 冬小麦; 冬麦; 产毒; 病区; 配体结合;
D O I
10.13590/j.cjfh.2002.05.016
中图分类号
R114 [卫生毒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影响镰刀菌生长与产毒的基本因素的研究
    李群伟
    李德安
    孟宪清
    李晓丹
    [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8, (06) : 9 - 12
  • [2] 玉米赤霉烯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
    孙美乐
    阚文宏
    孟宪清
    朱大岭
    王博文
    冯万青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7, (02) : 69 - 70+128
  • [3] “地方性乳房肿大症”病区荞麦中镰刀菌的分离和毒素测定
    张永红,朱少兵,佟伟军,曹承来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5, (05) : 273 - 275
  • [4] 植物的甾类激素
    王三根
    [J]. 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 1992, (02) : 29 - 31
  • [5] 玉米赤霉烯酮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效应(简报)
    姚坤林
    张帆
    孟繁静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 (01) : 29 - 31
  • [6] Neonatal exposure to zearalenone causes persistent anovulatory estrus in the rat[J] . Susumu Kumagai,Tsutomu Shimizu.Archiv für Toxikologie . 198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