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一级水电站猴子坡危岩区稳定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林华章
裴向军
机构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危岩体; 稳定性; 破坏模式; 极限平衡; 碰撞恢复系数; 等效半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7 [岩石稳定性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锦屏一级水电站枢纽区发育多处危岩,2012年7月22日猴子坡危岩区发生了约8 000 m3的局部崩塌,造成缆机平台破坏与一桥梁损毁,对工程的施工与永久运营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在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危岩体经主动网治理后以滑移-拉裂为主要变形特征的失稳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快捷、有效的岩体稳定性判别公式;并在反演危岩体的失稳破坏过程中,针对滚石运动采用恢复系数法计算滚石速度,以及滚石击毁桥梁的最小等效半径。研究表明,主动网上滞留的岩块与降雨是诱发岩体失稳破坏的主导因素。当主动网上滞留岩块重力达到一定程度时(G2/G1=0.11),在暴雨工况下危岩体失稳破坏的概率将会急剧上升;反算出滚石运动到桥面的速度为48.05 m/s,从而推算出滚石击毁桥梁的最小等效半径为1.45 m,为后续防护提供借鉴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危岩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研究 [J].
李佳壕 ;
吴礼舟 .
工程地质学报, 2013, 21 (02) :236-242
[2]   集对-层次耦合法在崩塌区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J].
高买燕 ;
唐红梅 ;
曾云松 ;
吕韬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2 (02) :290-296+317
[3]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卸荷拉裂松弛岩体灌浆加固研究 [J].
裴向军 ;
黄润秋 ;
李正兵 ;
罗建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02) :284-288
[4]   滚石冲击碰撞恢复系数研究 [J].
何思明 ;
吴永 ;
李新坡 .
岩土力学, 2009, 30 (03) :623-627
[5]   川西108国道高位崩塌成因与运动特征 [J].
胥良 ;
李云贵 ;
刘艳梅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8, (03) :28-31
[6]   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区右岸高位边坡危岩体稳定性研究 [J].
黄达 ;
黄润秋 ;
周江平 ;
裴向军 ;
刘卫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1) :175-181
[7]   高拱坝坝肩坝基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张林 ;
费文平 ;
李桂林 ;
陈建叶 ;
胡成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9) :67-71
[8]   危岩锚固计算方法研究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胡明 ;
李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8) :1321-1327
[9]   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计算方法及应用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王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4) :614-619
[10]   岩体边坡治理决策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研究 [J].
谢全敏 ;
夏元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7) :11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