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分类制度及其改革

被引:112
作者
龙宗智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
关键词
证据形式; 证据分类; 制度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证据分类制度有四个特点:一是具有某种形式主义倾向;二是构筑了封闭式的分类体系;三是倾向于细致具体的分类方式;四是类别设置有一定独特性。证据包含证据资料与证据方法,原生性与派生性的材料均可作为证据使用。改革证据分类制度,需要将“勘验、检查笔录”改为“侦查、审判笔录”,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结论与鉴定人陈述”,同时将证人证言扩大解释为包括普通证人证言与专家证人证言两种类型。可以保留视听资料的分类,但仅指音像材料,而将计算机资料划出,分别归于有关的证据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刑诉法“视听资料”应修改为“音像、电子资料” [J].
刘惠修 .
人民检察, 2004, (12) :62-62
[2]   论证据的种类 [J].
裴苍龄 .
法学研究, 2003, (05) :45-50
[3]  
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思·罗科信(ClausRoxin)著, 2003
[4]  
漂移的证据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米尔建·R.达马斯卡(MirjanR.Damaska)著, 2003
[5]  
计算机犯罪问题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蒋平著, 2000
[6]  
刑事证据大全[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美)华尔兹(Waltz, 1993
[7]  
论计算机证据的几个问题 .2 张西安. 人民法院报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