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洪灾损失补偿问题的思考

被引:2
作者
唐润 [1 ]
刘朝辉 [2 ]
王慧敏 [1 ]
仇蕾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洪水灾害; 洪灾损失; 损失补偿; 补偿模式;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8.13.002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现行的洪水灾害补偿采用的是以政府补偿为主,保险补偿、社会捐助、国际援助为辅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受灾地区的损失来说远远是不够的。因而必须探索新的洪灾补偿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近年来洪灾经济损失以及补偿现状分析,指出了我国现行的因洪致灾补偿方式的不足,并根据中国的国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乡有别的洪水灾害损失补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006年全国洪涝灾情 [J].
许静 .
中国防汛抗旱, 2007, (01) :46-53
[2]   洪水保险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J].
向立云 .
水利发展研究, 2005, (02) :29-33
[3]   洪水保险的若干问题探讨 [J].
傅湘 ;
纪昌明 .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2000, (01) :100-103
[4]   美国洪水保险体制的沿革与启示 [J].
程晓陶 .
经济科学, 1998, (05) :80-85
[5]  
徐向阳主编.水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