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干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
被引:32
作者:
尹晓娟
巨容
封志纯
机构:
[1] 原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原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原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广州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工作,广州,广州
来源:
关键词:
大鼠;
缺氧缺血,脑;
疾病模型,动物;
干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阐明HIE病程中神经干细胞(NSCs)的变化特点。方法210只7日龄新生SD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及缺氧缺血组,每组70只。根据处死时相点每组分成3、6h,1、3、7、14、21d等7个小组,每组10只。缺氧缺血组结扎血管后左颈总动脉后置于8%氧浓度的低氧环境中2.5h,单纯缺氧组仅缺氧2.5h。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镜技术分别对3组SD大鼠脑组织中的NSCs进行检测。结果缺氧缺血后3h出现轻度脑损伤,1d病变最严重,3、7d胶质细胞增生,14、21d出现脑萎缩。3组SD大鼠脑组织均存在NSCs,从第1天开始各组间NSCs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缺血组均低于单纯缺氧组,第3天时缺氧缺血组还低于正常对照组,第7~21天单纯缺氧组高于正常对照组。3组NSCs细胞数均有显著性动态变化,趋势也基本相似,除单纯缺氧组3d高于3h和6h外,3d内各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后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每后一时相点低于前一时相点。结论成功建立了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HIE早期NSCs增殖,随着病情的演变,NSCs开始减少,最后导致病变区的NSCs相继死亡;低氧有利于NSCs的增殖。
引用
收藏
页码:572 / 57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