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诠释

被引:11
作者
潘德荣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认知; 诠释; 真理; 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在诠释学研究领域中,探索精神科学中“客观知识”的认知诠释学与追求“存在意义”的本体论诠释学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这种对立的实质乃是“真理”与科学及其方法论的对立。文章通过对认知诠释学与本体论诠释学之利弊得失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了两者的互补性和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认为此乃诠释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2+206 +2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科学中的哲学要素和哲学的科学特性 [J].
伽达默尔 ;
姚介厚 .
哲学译丛, 1986, (03) :75-81
[2]  
逻辑学[M]. 人民出版社 , (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著, 2002
[3]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黑格尔(G.W.F.Hegel)著, 2002
[4]  
历史中的意义[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德)威廉·狄尔泰(WilhelmDilthey)著, 2002
[5]  
理解与解释[M]. 东方出版社 , 洪汉鼎主编, 2001
[6]  
何为科学真理[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美]罗杰·G·牛顿(RogerG.Newton)著, 2001
[7]  
本体与诠释[M]. 三联书店 , (美)成中英主编, 2000
[8]  
海德格尔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 1996
[9]  
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M]. 三联书店 , 傅伟勋著, 1989
[10]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胡塞尔(Hussrl,E.)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