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艾滋病监测机制及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18
作者
刘学周 [1 ]
刘国华 [2 ]
李自钊 [1 ]
机构
[1] 河南省卫生厅
[2]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 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掌握河南省艾滋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导河南省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以及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河南境内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时期艾滋病可能发生流行的特点,按行政区域,合理布局艾滋病监测哨点。国家级哨点按《全国HIV监测方案》进行实施,自定哨点以《全国HIV监测方案》为参考,增加有关流行病学内容和技术方案。结果:①河南省艾滋病传播途径呈现“一多两少”特点,即经血传播者多,母婴传播者少,性传播者少。②人群分布呈现“一高六低”特点,即既往有偿献血者感染率高,性病病人、暗娼、孕产妇、长卡司机、无偿献血人员、吸毒人群等6种人群感染率低。③河南省艾滋病流行趋势预计在今后几年呈低水平缓慢上升。结论:河南艾滋病监测机制经过不断完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能较科学、较规范地监测艾滋病发生发展变化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92 / 69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