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华南红壤坡面侵蚀水动力学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郭太龙
[1
]
卓慕宁
[1
]
李定强
[1
,2
,3
]
蔡庆
[4
]
谢真越
[1
]
廖义善
[1
]
胡建
[5
]
机构:
[1]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3] 广东省科学院
[4] 广东省水利厅
[5] 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壤;
侵蚀;
模拟降雨;
水动力;
流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09.017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华南红壤区是我国发生潜在水土流失危害的重点区域之一,红壤坡地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华南红壤地区气候温暖,雨量丰沛,降雨特点通常表现为强度大、历时长,暴雨或大暴雨事件频发,因此暴雨驱动因子影响作用更为显著,研究探讨华南红壤坡面侵蚀过程及动力特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室内35场不同雨强(30、60、90、120、180、210、270 mm·h-1)、不同坡度(5°、10°、15°、20°、25°)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华南红壤侵蚀的水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红壤坡面侵蚀水流的流态大部分均处于"层流—缓流区",除平均流速随着模拟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外,其他水动力参数(坡面侵蚀水流的阻力、曼宁糙率、径流剪切力、以及水流功)均会受到雨强和坡度改变的影响,但是不呈现特定的函数关系,规律不明显;(2)从水动力学角度解析了红壤坡面水蚀过程,得出了相对水深和曼宁糙率系数两种水动力因子共同组成的复合水动力特征参数,可作为表征不同雨强及坡度下的坡面水蚀侵蚀产沙的特征水动力参数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556 / 156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