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动态和分配

被引:43
作者
高庆荣
孙兰珍
刘保申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泰安
关键词
杂种小麦; 干物质积累; 转运; 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两个杂种及其亲本和对照 7个材料 ,进行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叶面积大 ,生物量高 ,灌浆强度大 ,每日千粒重达 1677~ 1812 mg,超双亲平均值( MP)和对照 ( CK) 8.6%~ 2 6.1% ,灌浆持续时间长 1.4~ 3.1d,是形成粒重优势的关键所在。与亲本相比 ,化杀杂种 CH- 1的干物质转运率 ( TR)、移动率 ( MR)高 ,对籽粒的贡献大 ,尤其是上部器官 ,各超 MP2 1.6%和 19.5%。而不育系杂种 VH- 2则低于其 MP,主要是结实率低 ,器官中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致使库源关系不协调。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杂种小麦研究.[M].黄铁城 主编.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生态.[M].[日]村田吉男 著;吴尧鹏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   新型小麦化学杀雄剂津奥啉使用技术 [J].
肖建国 ;
蒋爱湘 ;
徐昕 ;
石斯发 ;
范俊山 ;
冯刚 .
天津农业科学, 1995, (01) :21-24
[4]   新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V型初步研究 [J].
孙兰珍 ;
高庆荣 ;
崔德才 ;
王桂荣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1-8
[5]   偏型、粘型和易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J].
张改生 ;
杨天章 .
作物学报, 1989, (01) :1-10
[6]   春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调节的研究——第1报 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李文雄 ;
曾寒冰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8, (02) :43-54
[7]   高产麦田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分配与产量形成 [J].
张立言 ;
刘树欣 ;
李振国 ;
毕桓武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8, (02) :76-83
[8]   小麦生育后期绿色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运转 [J].
裘昭峰 ;
翟立业 .
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4, (01) :28-33
[9]   小麦开花后的物质积累、籽粒相对生长率和灌浆速度在品种间的变异 [J].
任正隆 ;
李尧权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6)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