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

被引:35
作者
冯东
陈多福
苏正
刘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冷泉碳酸盐岩; 天然气渗漏; 天然气水合物; 微生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4 [石油和天然气];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是全球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部分渗漏天然气通过细菌作用转变为二氧化碳,同时海水硫酸盐被还原为硫化氢, 与孔隙水中的钙和铁结合而沉淀冷泉碳酸盐岩。冷泉碳酸盐岩的常见矿物有微晶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黄铁矿。冷泉碳酸盐岩常发育一些特殊的组构, 如黄铁矿环带结核、溶蚀面、平底晶洞、凝块和向下生长的叠层石组构等。碳酸盐岩特别负的δ13C值指示碳来源于生物成因的甲烷, 而18O富集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有关。冷泉碳酸盐岩中黄铁矿的δ34S值低于海水的, 这指示硫来源于微生物还原的海水硫。冷泉碳酸盐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极负的δ13C值指示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东北太平洋天然气水合物伴生沉积物中自生石膏矿物 [J].
王家生 ;
E.Suess ;
D.Rickert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5) :433-441
[2]   天然气水合物伴生的沉积物碳、氧稳定同位素示踪 [J].
王家生 ;
王家生 ;
E.Suess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5) :1172-1176
[3]   冷泉流体沉积碳酸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陈多福 ;
陈先沛 ;
陈光谦 .
沉积学报, 2002, (01) :34-40
[4]  
Signatures of hydrocarbon venting in a Middle Devonian Carbonate Mound (Hollard Mound) at the Hamar Laghdad (Antiatlas, Morocco)[J] . Facies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