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叙述的自身”——利科叙事身份/认同概念浅析

被引:21
作者
刘惠明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2] 法国让·莫兰里昂第三大学跨文本跨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叙事; 身份/认同; 相同性; 自身性; 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65.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份问题已发展为批评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某种意义上,身份问题由"去中心化"的主体性问题演变而来。鉴于主体哲学中"受伤的我思"的困境,世界著名现象学诠释学家保罗.利科于1985年首次提出叙事身份/认同的重要概念,并分别在1986年和1988年继续展开详细讨论。在众多的主体性或身份研究中,利科的立场可谓独树一帜:1)凸显出叙事在主体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功能;2)对身份/认同概念内在蕴含的"相同性"和"自身性"进行区分,并藉由两者间的辩证关系来化解身份研究中存在的某种混沌局面;3)肯定伦理维度在身份问题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对这一重要概念的背景、内涵、特征和局限做出解析。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主体性和自身性.[M].(丹) 扎哈维 (Zahavi;D.)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  
西方文论关键词.[M].赵一凡,张中戴,李德恩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