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

被引:8
作者
徐俊忠
苏晓云
机构
[1]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公社; 社队企业; 草根工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人民公社承载着组织农村工业化之重任,普遍试办社队工业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题中之意。然而1962的政策大调整将其"去工业化"之后,人民公社被归结为一种纯农组织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并由此开始陷入困境而走向终结。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1]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 [2]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美)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Meisner)著;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 [3] 毛泽东之路.[M].郑谦;韦金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 [4] 毛泽东传.[M].逄先知; 金冲及; 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 [5] 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M].王骏[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 [6] 中国有个南街村.[M].陈先义;陈瑞跃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
  • [7] 我为少奇同志说些话.[M].邓力群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 [8]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 [9]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M].马泉山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 [10] 告别理想.[M].张乐天著;.东方出版中心.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