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

被引:100
作者
萧子扬 [1 ]
常进锋 [2 ]
孙健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3]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关键词
丧文化; 废柴; 葛优躺; 青年亚文化;
D O I
10.16399/j.cnki.qsnyj.2017.03.001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030301 ; 1204 ;
摘要
"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青年"丧文化"产生与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虚拟网络的现实"拟构性"、青年自我的"主动污名化"、集体和社会的"无意识"和"有意识"、"微时代"的情绪感染:从"微"到"大"等四点。应当采用"理性与谨慎并行"的方式对待青年"丧文化",应当运用优势视角对青年"丧文化"展开研究,应当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青年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31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J]. 萧子扬.中国青年. 2016(17)
[2]   “葛优躺”的社会心理学 [J].
周霖 .
南风窗, 2016, (18) :90-91
[3]   网络新青年与新文化研究 [J].
马中红 .
青年探索, 2016, (03) :5-5
[4]   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 [J].
马中红 .
青年探索, 2016, (01) :74-83
[5]   线上集体欢腾:理解青年网民集体行动的新视角 [J].
王斌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0) :82-87
[7]   从流行语中看新时期中国青年社会心态的变迁 [J].
萧子扬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4 (05) :17-19+29
[8]   新媒体虚拟社区中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及其引导 [J].
龙希利 ;
周胜林 .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4, (05) :20-23
[9]   一切新文化都是青年亚文化 [J].
蒋原伦 .
读书, 2012, (10) :107-112
[10]   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网络语言 [J].
肖伟胜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6) :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