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滑坡工程地质研究
被引:3
作者
:
晏鄂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晏鄂川
刘汉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刘汉超
张倬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张倬元
柴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柴贺军
刁茂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刁茂绪
侯智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侯智斌
杨俊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杨俊生
方于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方于加
机构
: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2]
陕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3]
陕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5]
陕西咸阳
来源
:
山地学报
|
2000年
/ S1期
关键词
:
金盆水库;
大坝坝址;
滑坡;
卸荷裂隙;
位移监测;
D O I
:
10.16089/j.cnki.1008-2786.2000.s1.003
中图分类号
: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
0837 ;
摘要
:
为判断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斜坡的性质(是变形体或滑坡),并有利于指导工程施工,在进行了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之后,作者分析认为该斜坡实际上为一古滑坡。在地表及平硐调查中所见滑坡周界清晰,变形破坏现象明显,为查明滑坡性质提供了客观证据。近两个月的位移监测资料亦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工程的重要性及施工时间的紧迫性,作者建议对底滑面以上的滑坡堆积体予以全部开挖清除。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地质出版社.1981,
←
1
→
共 1 条
[1]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地质出版社.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