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高压走滑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40Ar/39Ar定年

被引:56
作者
朱光
谢成龙
王勇生
牛漫兰
刘国生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苏鲁造山带; 高压走滑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多硅白云母; 40Ar/39Ar 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次报导苏鲁造山带西缘新发现的北东向郯庐高压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剪切带糜棱岩中长石与石英皆广泛发生了动态重结晶,其重结晶型式指示变形温度高达600~700℃。糜棱岩基质中新结晶的白云母,经电子探针分析指示为多硅白云母,所计算的形成压力为1.03~1.45 GPa,表明形成于地壳底部的高压榴辉岩相环境。工作中对剪切带糜棱岩中6个多硅白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9Ar测年,其中2个超糜棱岩基质中新结晶多硅白云母分别给出了209.9±1.5Ma 和214.3±1.4Ma(皆晚三叠世)的40Ar/39Ar 坪年龄,指示了左旋走滑的冷却年龄。这些年龄值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已有的多硅白云母40Ar/39Ar 年龄基本一致,表明郯庐断裂带形成于华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造山期。结合其它地质现象,笔者认为在这两个板块碰撞中郯庐断裂带是以陆内左旋变换断层的型式出现的,从而将大别与苏鲁造山带大规模左行错开。
引用
收藏
页码:1687 / 170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40Ar/39Ar法定年
    朱光
    牛漫兰
    刘国生
    王勇生
    谢成龙
    李长城
    [J]. 地质学报, 2005, (03) : 303 - 316
  • [2] 郯庐断裂带的同造山运动
    朱光
    王勇生
    牛漫兰
    刘国生
    谢成龙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169 - 182
  • [3] 中国东部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变形事件的40Ar/39Ar定年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的重建
    李锦轶
    杨天南
    陈文
    张思红
    [J]. 地质学报, 2004, (01) : 97 - 108
  • [4] 南苏鲁超高压岩石含柯石英锆石中的流体包裹体
    刘福来
    许志琴
    [J]. 科学通报, 2004, (02) : 181 - 189
  • [5] 郯庐断裂带同造山走滑运动的40Ar/39Ar年代学证据[J]. 朱光,刘国生,W.J.Dunlap,C.Teyssier,王勇生,牛漫兰.科学通报. 2004(02)
  • [6]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许志琴
    张泽明
    刘福来
    杨经绥
    李海兵
    杨天南
    邱海峻
    李天福
    孟繁聪
    陈世忠
    唐哲民
    陈方远
    [J]. 地质学报, 2003, (04) : 433 - 450+593
  • [7]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青龙山高压正片麻岩中白云母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陈文
    李曙光
    张彦
    刘新宇
    [J]. 地质论评, 2003, (05) : 537 - 543
  • [8]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走滑运动中的构造、岩浆、沉积事件
    朱光
    牛漫兰
    刘国生
    王道轩
    宋传中
    [J]. 地质学报, 2002, (03) : 325 - 334
  • [9]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附视频
    朱光
    王道轩
    刘国生
    宋传中
    徐嘉炜
    牛漫兰
    [J]. 地质科学, 2001, (03) : 269 - 278
  • [10]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朱光
    宋传中
    王道轩
    刘国生
    徐嘉炜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 250 -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