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白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15
作者
林盛
黄宗国
李传燕
郑成兴
王建军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 厦门
关键词
污损生物; 电白; 尾管; 厚度; 管类; 海上构筑物; 浮标; 湿重; 生态研究; 广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1985年对广东电白沿岸浮标进行污损生物调查的结果,报道了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附着厚度、覆盖面积和湿重。共获得92种生物,优势种是Balanus reticulatus和Brahcidontes variatiIis。大部分浮标都完全被污损生物所覆盖,附着厚度为8--15mm,湿重3.8—14.7kg/m2。浮标侧面、底部及尾管内的污损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差别。位于港内、港口和港外的浮标,其污损生物群落也不同,布放于海中一年的浮标,污损生物群落已接近顶级,二年浮标的污损生物群落有所衰退。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沙附着生物生态研究[J]. 张良兴,黄宗国,李传燕,郑成兴.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S1)
[2]   琼州海峡及雷州半岛沿岸浮标的污损生物 [J].
黄宗国 ;
蔡如星 ;
江锦祥 ;
蔡尔西 ;
吴启泉 .
海洋与湖沼, 1982, (03) :259-266
[3]   长江口附着生物的分布 [J].
黄宗国 ;
李传燕 ;
张良兴 ;
李福荣 ;
郑成兴 .
海洋与湖沼, 1981, (06) :531-537
[4]   榆林港的附着生物及其与厦门港的比较 [J].
黄宗国 ;
蔡如星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2, (03) :17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