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县域空间逻辑建构

被引:23
作者
刘远杰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县域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空间; 城乡教育融合; 乡村教育振兴;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21.10.011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以乡村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振兴为核心价值关切,县域教育研究已成为中国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路向,并已积淀起一定传统。但县域作为一种特定空间,至今尚未在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上引起必要的关注,进而也未能在相关研究中真正确立起其应有的知识地位。在新时代中国乡村与城市社会不断整体深度融合、县域成为城乡融合性空间的适切尺度和表征形式的背景下,"县域"应当正式进入教育学研究的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进而作为纯粹"乡村"教育逻辑"、城-乡"教育二分逻辑之外的第三种空间逻辑选择。县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度推进和真实发生的关键空间类型,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教育振兴和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必然要求确立起一种教育改革的县域空间逻辑,这就要求:塑造作为本土教育建设共同体的县域公民,深度推进县域教育变革与社会进步;在发展当地教育传统、激发教育活力、回归教育公共品性及改造县域社会的价值框架中,构建作为中国县域教育价值空间的县域教育景观。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Beyond history [J].
Ermarth, ED .
RETHINKING HISTORY, 2001, 5 (02) :195-215
[2]  
"book-review"Sequel to History: Postmodernism and the Crisis of Historical Time.[J].Carr David.History and Theory.1993, 2
[3]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M].马俊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  
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M].吉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  
发现乡土景观.[M].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商务印书馆.2016,
[6]  
关键词.[M].威廉姆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7]  
社会的构成.[M].吉登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  
理解空间.[M].冯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9]  
空间与政治.[M].(法) 列斐伏尔 (Lefebvre;H.)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0]  
被压迫者教育学.[M].(巴西) 弗莱雷;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