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的营运车辆监控系统框架研究

被引:7
作者
胡继华 [1 ]
杨贵根 [2 ]
刘志斌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工学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2] 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科技处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车辆监控; 交通违法; 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07.08.030
中图分类号
U495 [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38 ;
摘要
当前营运车辆监管中,交通管理部门、运输企业和司乘人员3方没有直接的信息通道,导致监管不到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笔者探讨了营运车辆监控的信息传输通道;以GPS、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设计了营运车辆监控的技术框架,实现了联系3方的信息传输通道;分析框架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道路限速数据库,车辆超速、疲劳驾驶、超载等违法行为的判定模式等;以广东省营运车辆监控系统为例,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该技术框架使司乘人员的交通违法行为被及时警告和提醒,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制止交通违法行为,可以主动预防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1 +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道路安全工程.[M].郭忠印;方守恩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J].
徐任婷 ;
陆建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04) :11-15+177
[3]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电动车辆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J].
卫振林 ;
王喜富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04) :136-139+145
[4]   重点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数据分析 [J].
王长君 ;
高岩 ;
张爱红 .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5, (03) :29-36
[5]   超速行驶违法行为的分析和对策 [J].
王长君 ;
黄雁 ;
高岩 .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5, (03) :10-15+28
[6]   基于组件式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集成系统 [J].
陈君 ;
严宝杰 ;
不详 .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 2005, (03) :78-84
[7]   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 [J].
陈明伟 ;
袁晓华 ;
潘敏 ;
谢汶莉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08) :62-66
[8]   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 [J].
秦利燕 ;
邵春福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4, (02) :37-39
[9]   中国交通安全技术分析 [J].
刘志强 ;
赵艳萍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08) :21-24
[10]   基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交通安全控制体系研究 [J].
姜华平 ;
唐勇 ;
李磊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07) :38-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