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退化草地生物量的分布模式

被引:84
作者
刘伟
周华坤
周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生物量; 分布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高寒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地下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和地上生物量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的范围内,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植物根系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植物群落组成中,莎草和禾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杂类草则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向;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总地上生物量远低于地下生物量,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则相差较小,特别是在极度退化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十分接近。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金露梅灌丛地下生物量形成规律的研究 [J].
周华坤 ;
周立 ;
赵新全 ;
沈振西 ;
李英年 ;
周兴民 ;
严作良 ;
刘伟 .
草业学报, 2002, (02) :59-65
[2]   小叶锦鸡儿灌丛引起的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 [J].
李香真 ;
张淑敏 ;
邢雪荣 .
草业学报, 2002, (01) :24-30
[3]   毛乌素沙地低地草甸芨芨草-盐爪爪群落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的动态回归分析 [J].
黄富祥 ;
王跃思 ;
傅德山 ;
刘振铎 .
草业学报, 2001, (04) :24-30
[4]   牧压和肥力对亚热带山地牧草净生产的影响 [J].
李向林 ;
白静仁 ;
韩雪松 ;
龚真 ;
黄静 .
草地学报, 2001, (02) :79-82+86
[5]   内蒙古大针茅草原草地生产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Ⅰ.放牧系统植物地上现存量动态研究 [J].
安渊 ;
李博 ;
扬持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草业学报, 2001, (02) :22-27
[6]   山西高原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张金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49-52
[7]   草地退化指数的研究 [J].
仝川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508-512
[8]   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J].
王艳芬 ;
汪诗平 .
草地学报, 1999, (03) :198-203
[9]   不同退化梯度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差异 [J].
安渊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中国草地, 1999, (04) :32-37+67
[10]   青海海北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动态及能量分配 [J].
王启基 ;
王文颖 ;
邓自发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3) :31-3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