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技术效率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7
作者
韩亚恒 [1 ]
曲春红 [2 ]
刘现武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建设局
关键词
河南省; 不同兼业类型农户; 随机前沿分析; 小麦技术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户兼业问题是在我国人地矛盾较尖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的制约下形成的农户家庭内部分工的均衡形态,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户兼业经营现象将长期存在,并将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普遍趋势。近年来我国农户兼业现象进一步不断深化,且兼业农户的比重远远超过了纯农户。文章首先对河南省农户兼业整体情况进行阐述,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对样本农户数据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河南省2004~2011年间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值较高,同时对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技术效率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3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小麦技术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I兼农户的技术效率高于纯农户和Ⅱ兼农户,其中Ⅱ兼农户的技术效率值最低;最后文章讨论分析了3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小麦技术效率存在差异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南省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J].
王时雨 .
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7) :33-38
[2]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流动不足现状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 [J].
高强 ;
于瀛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6) :181-186
[3]   农户兼业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基于吉林、河南和湖南的调研 [J].
毕洁颖 ;
黄佳琦 .
中国农业信息, 2013, (02) :12-16
[4]   河南省小麦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及要素投入动态优化分析 [J].
徐峥 ;
陈书章 ;
朱琰洁 ;
杨鹏 ;
马恒运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6 (05) :589-595
[5]   基于耕地质量数量的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 [J].
王国强 ;
宋艳华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 (01) :49-55+61
[6]   农户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J].
夏海龙 .
技术经济 , 2010, (01) :63-65+86
[7]   从国内外比较看我国农户兼业化道路的选择 [J].
梅建明 .
经济学动态, 2003, (06) :32-34
[8]   农户兼业研究现状及趋势 [J].
高强 .
调研世界, 2001, (02) :20-21+10
[9]  
农民兼业化及其对家庭经营制度的影响[D]. 王桂青.浙江师范大学. 2007
[10]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 . G. E. Battese,T. J. Coelli. Empirical Economics . 199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