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

被引:99
作者
李术才 [1 ]
王康 [1 ]
李利平 [1 ,2 ]
周宗青 [1 ]
石少帅 [1 ]
柳尚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2]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 力学机理; 发展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6.33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具有"强突发、高水压、大流量、多类型"等显著特点,其灾变演化过程复杂、动力失稳规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提出了不同类型突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判据及安全厚度分析方法,剖析了近期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首先,给出了隧道突水灾害的概念、类型及构成三要素,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隧道突水的灾变过程;其次,总结了隧道突水灾害致灾机理、力学模型、失稳判据和最小安全厚度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最后,从构成三要素角度分析了隧道突水致灾机理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主要有:(1)灾害源固液气三相置换机制与释能模式,(2)突水通道多相物质迁移与流态演化规律,(3)隔水阻泥结构动力灾变演化机理,(4)突水通道破裂形成过程的模拟分析方法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李术才 ;
刘斌 ;
孙怀凤 ;
聂利超 ;
钟世航 ;
苏茂鑫 ;
李貅 ;
许振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06) :1090-1113
[2]   海底隧道流固耦合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J].
李术才 ;
宋曙光 ;
李利平 ;
张乾青 ;
王凯 ;
周毅 ;
张骞 ;
王庆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 (05) :883-890
[3]   松散承压含水层下采煤的流固耦合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 [J].
李利平 ;
李术才 ;
李树忱 ;
冯现大 ;
李国莹 ;
刘斌 ;
王静 ;
许振浩 .
岩土工程学报, 2013, 35 (04) :679-690
[4]   地下工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新型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J].
李术才 ;
周毅 ;
李利平 ;
张骞 ;
宋曙光 ;
李景龙 ;
王凯 ;
王庆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 (06) :1128-1137
[5]   岩体突水通道形成过程中应力-渗流-损伤多场耦合机制 [J].
李利平 ;
李术才 ;
石少帅 ;
周宗青 ;
郭明 ;
王庆瀚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2) :232-238
[6]   深埋隧洞开挖过程中突水与突泥的机理研究 [J].
王媛 ;
陆宇光 ;
倪小东 ;
李冬田 .
水利学报, 2011, 42 (05) :595-601
[7]   基于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效应的断层活化突水机制研究 [J].
李利平 ;
李术才 ;
石少帅 ;
许振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1) (S1) :3295-3304
[8]   高风险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研究 [J].
孙谋 ;
刘维宁 .
岩土力学, 2011, 32 (04) :1175-1180
[9]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water-inrush mechanism of concealed collapse pillars in floor.[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 01
[10]   水下开采顶板突水相似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J].
陈红江 ;
李夕兵 ;
刘爱华 ;
彭述权 ;
贺显群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06) :85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