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黑潮区SST异常和东亚夏季风的相关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晓玲
孙照渤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黑潮; 东亚夏季风; SST;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6.01.010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EOF分析确定冬季黑潮区SST的主要分布形势,然后用SVD方法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异常与冬季黑潮区SST异常的最佳耦合模态。结果发现,冬季黑潮区SST全区变化较一致,表现为均匀的冷暖分布,当黑潮区SST冷异常时,后期夏季热带季风槽增强,梅雨锋减弱,热带季风环流圈加强;东亚夏季风中的西南气流盛行,东南气流的强度增强但范围减小,北风减弱。暖异常时则相反。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 [J].
孙淑清 ;
马淑杰 .
大气科学, 2003, (01) :36-52
[2]   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J].
乔云亭 ;
陈烈庭 ;
张庆云 .
大气科学, 2002, (01) :69-82
[3]   冬季黑潮区域海温异常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 [J].
朱伟军 ;
孙照渤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2) :145-153
[4]   华北地区汛期降水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黑潮的关系 [J].
张启龙 ;
翁学传 ;
程明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575-583
[5]   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与中国东部汛期降水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S1) :17+19+21+23+18+20+22-17+19+21+23+18+20+22
[6]   Gamma分布百分位数在降水研究中的应用 [J].
叶瑾琳 ;
王绍武 .
热带气象学报, 1997, (03) :67-73
[7]   亚非季风区夏季降水变率 [J].
叶瑾琳 ;
王绍武 ;
李晓东 ;
赵宗慈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6, (02) :78-89
[8]   黑潮海域海洋异常加热对后期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的分析 [J].
赵永平 ;
G.A.McBean .
海洋与湖沼, 1996, (03) :246-250
[9]   黑潮关键区的海面放热量对长江地区梅雨降水的影响 [J].
丁良模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2, (03) :47-54
[10]   副高与海温相互作用的时空特征分析及预报 [J].
赵汉光 .
气象, 1986, (07)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