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与合作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农户自选择行为的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自敏 [1 ]
杨丹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业分工; 农业收入; 自选择行为偏差;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4.06.03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经济理论表明分工与合作对农户收入增加有重要作用,但农户在参与农业分工和加入农民合作社时存在自选择行为,不考虑这一行为引起的内生性,会造成最小二乘法的过度估计.利用2010年中国6省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建立Treatment Effects模型分析了分工与合作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在处理了自选择行为产生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农户参与农业分工、加入农民合作社对农户的农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增收绩效的实证研究 [J].
张晋华 ;
冯开文 ;
黄英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9) :4-12
[2]   农民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化和农村经济增长——来自中国2445个村庄的证据 [J].
杨丹 ;
刘自敏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1, (05) :64-70
[3]   对我国农民销售合作组织的实验检验: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 [J].
吕东辉 ;
李涛 ;
吕新业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12) :93-97
[4]   分工演进与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J].
高帆 .
学习与探索, 2009, (01) :139-145
[5]   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区专业化趋势 [J].
蔡昉 ;
王德文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2, (09) :24-30+93
[6]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sustaining the wheat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the case of southern Italy[J] . Salvatore Di Falco,Melinda Smale,Charles Perrings.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