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抗逆力:连片特困地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

被引:40
作者
陈艾 [1 ]
李雪萍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脆弱性; 抗逆力; 连片特困地区; 可持续生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联结脆弱性、抗逆力的分析视角是研究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所需的分析工具创新。脆弱性和抗逆力是影响连片特困地区农牧民生计的两个因素。脆弱性交织是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特质,形塑着农牧民的生计脆弱。脆弱性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更多地关注脆弱性,未能关注抗逆力,更未联结脆弱性和抗逆力。抗逆力包含个体抗逆力、家庭抗逆力、社区抗逆力和政府抗逆力,政府抗逆力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农牧民生计,提高农牧民的可行能力。"脆弱性-抗逆力"分析图示的建构,整合了脆弱性分析框架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可揭示公共产品供给对生计改善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D].赵靖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03
[2]   论风险社会中的社区抗逆力问题 [J].
朱华桂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9 (05) :47-53+159
[3]   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 [J].
刘玉兰 .
国外社会科学, 2011, (06) :67-74
[4]   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定量分析方法综述 [J].
何昌福 ;
吴海涛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22 (04) :43-45
[5]   村庄公共产品供给:增强可行能力达致减贫——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俄洛乡杰珠村为例 [J].
李雪萍 ;
龙明阿真 .
社会主义研究, 2011, (01) :97-103
[6]   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 [J].
唐丽霞 ;
李小云 ;
左停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12) :4-10
[7]   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 [J].
苏芳 ;
徐中民 ;
尚海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1) :61-69
[8]   定居与流动:布努瑶作物、生计与文化的共变 [J].
秦红增 ;
唐剑玲 .
思想战线, 2006, (05) :52-58
[9]   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协调 [J].
胡位钧 .
理论与改革, 2005, (06) :80-84
[10]   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 [J].
李斌 ;
李小云 ;
左停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