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的个体暴露水平

被引:17
作者
闫伟奇
张潇尹
郎凤玲
曹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细颗粒物; 个体暴露; 微环境; 时间-活动日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3.1 [对人体的危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采用LD6S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在北京地区采取单人逐日跟踪的方式记录了多名个体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暴露水平,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时间-活动日志,计算日平均暴露水平,再进行多人多日合并处理.并于研究时段内同步记录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冬季与春季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7,69μg/m3.个体日均暴露水平中值为54μg/m3,与大气质量浓度的平均比值为0.60.个体室内暴露分量均值达到总暴露量的80%,室外与交通各占约10%.不同人群及季节的暴露水平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当大气环境质量浓度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时,室内住宅、办公室和餐厅,室外公交车、街道微环境中的PM2.5质量浓度与大气环境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74 / 7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室内空气PM2.5污染的国内研究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石华东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06) : 111 - 114
  • [2] 北京市某社区空气细颗粒物个体暴露水平初步评价
    胥美美
    贾予平
    李国星
    潘小川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 28 (11) : 941 - 943+1035
  • [3] SHEDS-PM模型模拟杭州市人群PM10暴露水平
    姜磊
    田伟利
    张清宇
    何一夫
    范良千
    虞波
    曹燕春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6) : 615 - 620
  • [4] 患心血管病老年人夏季PM和CO的暴露特征及评价
    王嫒
    黄薇
    汪彤
    陈娅
    苏聿
    张利文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09) : 1005 - 1008
  • [5] 健康危险度的暴露评价进展
    童建
    [J]. 毒理学杂志, 2007, (05) : 353 - 355
  • [6] 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的来源研究
    朱先磊
    张远航
    曾立民
    王玮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5) : 1 - 5
  • [7] 细颗粒物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黄宁华
    [J]. 卫生研究 , 2004, (03) : 365 - 368
  • [8] 室内外空气污染暴露评价[J]. 吴鹏章,张晓山,牟玉静.上海环境科学. 2003(08)
  • [9] 室内外空气污染暴露评价[J]. 吴鹏章,张晓山,牟玉静.上海环境科学. 2003 (08)
  • [10] 人体对室内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量与潜在剂量的关系
    白志鹏
    贾纯荣
    王宗爽
    朱坦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06) : 425 -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