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皮肤伤口内VEGF基因表达的定量病理研究

被引:4
作者
彭瑞云
王德文
高亚兵
熊呈琦
秦全红
王晓民
崔雪梅
杨红
谷庆阳
崔玉芳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2] 军事医学科学院
关键词
伤口愈合; 放射; 血管再生; VEGF; 图像分析;
D O I
10.13505/j.1007-1482.2001.02.008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定量研究正常和放射复合伤口中VEGF基因表达及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4 8只wistar二级大鼠背部皮肤制作圆形伤口后以 2 5Gy60 Coγ射线局部照射 ,于伤后 2、5、10、15、2l和 2 8d活杀取材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VEGF基因表达及其意义。结果单创组于伤后 2d ,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浆内VEGF呈强阳性 ;5d时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 ,其内皮细胞浆内VEGF阳性 ;而于 10d后 ,VEGF逐渐减少。伤照组则于伤后 5d呈弱阳性 ,10d时阳性 ,15d后呈弱阳性。定量结果表明 :单创组VEGF于伤后 2 - 10d平均光密度 (MOD)逐渐减少 (P <0 .0 5或P <0 .0 1) ,积分光密度 (IOD)逐渐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15d后其MOD和IOD均明显减少。伤照组VEGF的MOD和IOD(P <0 .0 1)于伤后 10d达高峰。照射组与单创组比 ,伤后 5- 10d ,其MOD和IOD均明显减少 (P <0 .0 5或P <0 .0 1) ;伤后 15d ,其IOD较单创组为多 (P <0 .0 5)。结论内源性VEGF基因表达参与创伤愈合中血管再生过程 ;辐射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减少 ,强度减弱 ,时间滞后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技术[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龚志锦等 编著, 1994
[2]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 a novel growth factor for endothelial cells. Olofsson B,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