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18
作者
黄群策
张锡亭
向茂成
机构
[1] 湘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湖南湘潭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离子束生物工程; 遗传改良; 新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81-1 [];
学科分类号
0836 ; 090102 ;
摘要
2 0世纪 80年代发展起来的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以低能离子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有目的的对生物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加工、转移和重组 ,开拓了农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对离子束生物工程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离子束介导植物分子超远缘杂交研究 [J].
宋道军 ;
陈若雷 ;
尹若春 ;
吴丽芳 ;
吴李君 ;
余增亮 ;
汪岑 ;
张鉴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3) :105-108
[2]   从CD59基因的变化比较细胞核、细胞质受辐射损伤的生物效应差异 [J].
吴李君 ;
黑国庆 ;
许安 ;
余增亮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1, (01) :84-88
[3]   建立低能离子束介导小麦转基因方法并获得转GUS基因植株 [J].
吴丽芳 ;
李红 ;
宋道君 ;
冯慧云 ;
余增亮 .
遗传学报, 2000, (11) :982-991
[4]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J].
李红 ;
吴丽芳 ;
余增亮 .
华东科技, 1999, (06) :19-20
[5]   应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获得水稻转基因植株 [J].
杨剑波 ;
吴李君 ;
吴家道 ;
吴跃进 ;
余增亮 ;
许智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16) :1530-1534
[6]   离子刻蚀生物样品的初步研究 [J].
余增亮,邵春林,杨剑波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60-264
[7]   低能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的研究 [J].
杨剑波,吴跃进,吴李君,吴家道,余增亮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330-335
[8]  
离子束生物技术引论[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余增亮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