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迁徙的后现代哲思

被引:3
作者
韩升
机构
[1] 山东大学
关键词
自由迁徙; 脱嵌; 差异化共在; 生活共同体;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8.04.022
中图分类号
B038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自由迁徙意味着人类生活空间的拓展和生活自由度的提升,释放了人的创造性力量和征服性本能,也改变了原本固有的生存境遇。绝对的流动性是自由迁徙之后现代叙事的主题,引发了关于人类稳定和谐的生存家园感的深深忧虑。鲍曼通过对"观光者"与"流浪者"的描述,刻画了后现代生活的流动性主题。马克思深刻批判了人类迁徙活动背后的资本逻辑根源,将之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并进行了辩证的人学分析。面对自由迁徙及其碎片化的流浪生存状态,人类亟需进行共在共享的生活共同体奠基。当差异化共在被默认为一种社会共识时,我们就具有了对抗碎片化和流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自由迁徙也才能真正彰显人类的自由本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虚无主义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邹诗鹏, 2016
[2]  
世俗时代[M]. 上海三联书店 , 泰勒, 2016
[3]  
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康之, 2014
[4]  
从分裂到融合的个体道德与公共伦理[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伟, 2014
[5]  
迁徙自由权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赵小鸣, 2014
[6]  
批判与建构[M]. 人民出版社 , 聂锦芳, 2012
[7]  
共同体的进化[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康之, 2011
[8]  
人的境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著, 2009
[9]  
共同体[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3
[10]  
生活在碎片之中[M]. 学林出版社 , (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