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渐开线直齿在不同润滑介质下滚滑磨合磨损的试验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泽贵 [1 ]
谢小鹏 [2 ]
陈龙 [1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齿轮; 磨合; 磨损; 三维形貌; 分形维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132.41 [齿轮及齿轮传动];
学科分类号
080203 ;
摘要
将金属切削乳化液、机械油和极压齿轮油分别作为齿轮磨合介质,测试和分析了齿轮磨合振动、磨合油样铁谱、油膜电阻、油液温度以及三维表面形貌,建立了摩擦振动加速度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得到了3种润滑介质磨合特性及其测试参数特性,并初步分析了磨合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以金属切削乳化液为介质时,齿轮磨合时间最长;以矿物机械油和以同粘度极压齿轮油为介质时,齿轮磨合完成时间相当,但以极压齿轮油为介质时磨合磨损更为剧烈。齿轮磨合过程中,振动加速度,直读、分析铁谱参数,油膜电阻和油液温度参数都可以作为磨合是否完成的判断依据。磨合完成后,小齿轮的三维粗糙度略有减小,而大齿轮的三维粗糙度皆增大,大齿轮和小齿轮齿面粗糙度值差使两者磨损率达到相互平衡。磨合阶段的磨损机制非常复杂,同时伴有犁沟、粘着、疲劳、氧化以及润滑磨损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磨损表面形貌的三维分形维数计算 [J].
蒋书文 ;
姜斌 ;
李燕 ;
邓宏 ;
郑昌琼 ;
尹光福 .
摩擦学学报, 2003, (06) :533-536
[2]   金属往复滑动摩擦振动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和分析 [J].
陈光雄 ;
周仲荣 .
摩擦学学报, 2001, (06) :425-429
[3]   三维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J].
李成贵 ;
董申 .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00, (04) :36-40
[4]   齿轮研磨台的研制 [J].
杜贵云 ;
曹拓 ;
张敏 ;
时连军 ;
李新平 .
煤矿机械, 2000, (04) :18-19
[5]   齿轮磨合技术研究 [J].
赵建平,杜鸿家,张迎春 .
机械工程学报, 1994, (01) :23-29
[6]  
(德)T.曼格(TheoMang),(德)W.德雷泽尔(WilfriedDresel)编著,赵旭涛,王建明译.润滑剂与润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温诗铸,黄平著.摩擦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  
颜志光主编.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9]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10]  
温诗铸编著.摩擦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