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被引:8
作者
乔春华 [1 ]
蒋苏娅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
[2] 淮阴师范学院经管系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理论问题; 探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39.4 [各类审计];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摘要
我国对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审计委员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审计委员会理论基础以及目的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审计委员会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志;审计委员会不仅仅是"受托责任",更主要是"委托责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委员会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而是制衡,是再监督。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审计委员会运作的探析 [J].
乔春华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4, (02) :1-4
[2]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下) [J].
陈汉文 ;
夏文贤 ;
陈秋金 .
财会通讯, 2004, (01) :10-13
[3]   受托责任、信息披露与规则安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上) [J].
陈汉文 ;
夏文贤 ;
黎代福 .
财会通讯, 2003, (12) :19-21
[4]   美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J].
濮晓达 .
财会月刊, 2003, (24) :51-52
[5]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国际变革 [J].
王光远 ;
刘秋明 .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3, (09) :51-54
[6]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J].
雷光勇 .
江西审计与财务, 2002, (08) :34-36
[7]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及启示 [J].
刘雁华 .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2, (04) :45-46
[8]   美国审计委员会制度 [J].
管亚梅 .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0, (02) :39-40
[9]   公司治理和受托责任:审计委员会的角色 [J].
吴长勇 ;
陈震宇 .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1999, (12) :35-38
[10]  
基于公司治理需求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问题研究[D]. 桂芳.湖南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