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尾矿区土壤与凤丹植株重金属富集研究

被引:14
作者
王友保
张丽琴
刘登义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芜湖,芜湖,芜湖
关键词
铜尾矿; 重金属; 污染; 富集; 凤丹;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483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安徽铜陵铜尾矿区凤丹种植地的土壤和凤丹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尾矿库区种植地极端贫瘠 ,有机质含量仅 1 1~ 3 4 g·kg-1,而土壤Cu、Cd、Pb、Zn含量皆高于对照土壤 ,其中Cu含量达 5 87 4 3~ 1176 4 4mg·kg-1,Cd含量达 3 0 8~ 5 16mg·kg-1,约达国家土壤二级标准的 10倍 .凤丹各部位的Cu、Cd和Pb含量均超过了药用植物的限量标准 ,尤其是根皮部位Cu含量达 31 5 0~ 6 4 0 0mg·kg-1,Cd含量达 0 98~ 1 4 5mg·kg-1,超出标准 1 6~ 3 6倍 ,表明种植地和凤丹都受到严重污染 .凤丹不同部位中的Zn、Cd、Pb和Cu分别以茎、叶、叶和根皮中的含量最高 .凤丹对Cd、Zn的富集比Cu和Pb高 ,但在根皮中的富集系数均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351 / 23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铜陵铜尾矿库植被状况分析 [J].
王友保 ;
张莉 ;
刘登义 ;
谢建春 ;
储玲 ;
李影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135-139+161
[2]   铜污染对三叶草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影响的研究 [J].
储玲 ;
刘登义 ;
王友保 ;
李影 ;
刘慧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119-122
[3]   铜陵牡丹走向市场 [J].
陈让廉 .
中国林业, 2002, (01) :27-27
[4]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J].
陈芳清 ;
卢斌 ;
王祥荣 .
生态学报, 2001, (08) :1347-1353
[5]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韦朝阳 ;
陈同斌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96-1203
[6]  
铜矿尾矿库复垦种植牡丹可行性研究[J]. 张敏,江建华,徐洁.上海环境科学. 2000(12)
[7]  
铜矿尾矿库复垦种植牡丹可行性研究[J]. 张敏,江建华,徐洁.上海环境科学. 2000 (12)
[8]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J].
章家恩 ;
徐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11-115
[9]   凡口铅锌尾矿影响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分析 [J].
束文圣 ;
蓝崇钰 ;
张志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3) :314-318
[10]   The potential of Thlaspi caerulescens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s [J].
Robinson, BH ;
Leblanc, M ;
Petit, D ;
Brooks, RR ;
Kirkman, JH ;
Gregg, PEH .
PLANT AND SOIL, 1998, 203 (01) :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