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对比研究
被引:1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中会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蔺秀云
[
2
]
方晓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心理系
方晓义
[
2
]
机构
:
[1]
中华女子学院心理系
[2]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来源
:
中国特殊教育
|
2010年
/ 12期
关键词
:
流动儿童;
城市适应;
公办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
030301 ;
1204 ;
摘要
:
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办学校的各种学校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两个阶段都有积极促进作用,除学校安置因素外,流动儿童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同样影响家长对两类学校的选择,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在两类学校的城市适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 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兰菁.心理学报. 2009(10)
[2]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
[J].
李晓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李晓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莉
.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9)
:81
-86
[3]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状况浅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林林
.
中国教师,
2009,
(09)
:28
-29
[4]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李晓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李晓巍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
(02)
:78
-85
[5]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策略选择——以个案叙事中时间指向为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晓浩
;
王毅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王毅杰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1)
:52
-58
[6]
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成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舸
.
人口学刊,
2008,
(06)
:23
-31
[7]
农村流动儿童道德成长的特点
[J].
郑富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郑富兴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6)
:7
-8
[8]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守锤
.
辽宁教育研究 ,
2008,
(07)
:46
-49
[9]
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小青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王瑞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王瑞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窦东徽
.
心理科学,
2008,
(04)
:909
-913
[10]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J].
刘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刘杨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晓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杨
;
张耀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张耀方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9
-20
←
1
2
3
→
共 24 条
[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 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兰菁.心理学报. 2009(10)
[2]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
[J].
李晓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李晓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莉
.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09)
:81
-86
[3]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生存状况浅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林林
.
中国教师,
2009,
(09)
:28
-29
[4]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李晓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李晓巍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
(02)
:78
-85
[5]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策略选择——以个案叙事中时间指向为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晓浩
;
王毅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王毅杰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1)
:52
-58
[6]
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成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舸
.
人口学刊,
2008,
(06)
:23
-31
[7]
农村流动儿童道德成长的特点
[J].
郑富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郑富兴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6)
:7
-8
[8]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守锤
.
辽宁教育研究 ,
2008,
(07)
:46
-49
[9]
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小青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王瑞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王瑞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窦东徽
.
心理科学,
2008,
(04)
:909
-913
[10]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J].
刘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刘杨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晓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杨
;
张耀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张耀方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9
-20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