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滞水效应及其促滑机理——以甘肃黑方台地区为例

被引:27
作者
张茂省
程秀娟
董英
于国强
朱立峰
裴赢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冻结滞水效应; 促滑机理; 黑方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冻融期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并被更多的学者所重视,甘肃黑方台地区冬春交接时期滑坡频发,是研究季节性冻融作用的首选之地。为了探索是否存在冻结滞水效应,揭示冻融作用诱发滑坡灾害机理,建立了气温、地温和地下水位动态等协同观测网。监测数据显示:黑方台地区存在季节性冻融现象,可划分为冻结期(秋冬)、完全冻结期(冬)、冻融期(春夏)、融化期(夏秋)的年季循环过程,也存在昼夜气温变化引起的循环冻融过程;斜坡中段冻结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了1.0m,证实了冻结滞水效应的存在。地下水模拟结果表明,冻结滞水引起斜坡坡脚水位壅高幅度超过3m,水平影响距离达到30m以上。冻结前坡体稳定系数为1.19;冻结后仅考虑冻结滞水效应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稳定系数减小到1.09;反复冻融后,考虑黄土强度降低因素,坡体稳定系数降至0.97,说明冻结滞水效应和循环冻融的双重作用是滑坡在春季频发的根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52 / 8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轴压缩条件下基于CT实时监测的冻结兰州黄土细观损伤变化研究 [J].
郑剑锋 ;
马巍 ;
赵淑萍 ;
蒲毅彬 .
冰川冻土, 2011, 33 (04) :839-845
[2]   黄土斜(边)坡表层冻结效应及其稳定响应 [J].
王念秦 ;
罗东海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5) :760-765
[3]   反复冻融下黄土抗剪强度劣化的试验研究 [J].
董晓宏 ;
张爱军 ;
连江波 ;
郭敏霞 .
冰川冻土, 2010, (04) :767-772
[4]   冻融循环对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 [J].
毕贵权 ;
张侠 ;
李国玉 ;
马巍 ;
毛云程 ;
穆彦虎 .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10, 36 (02) :114-117
[5]   季节冻土区冻融期黄土滑坡基本特征与机理 [J].
王念秦 ;
姚勇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8, (02) :163-166
[6]   冻融作用对兰州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J].
宋春霞 ;
齐吉琳 ;
刘奉银 .
岩土力学, 2008, (04) :1077-1080+1086
[7]   冻融期气温与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J].
李瑞平 ;
史海滨 ;
赤江刚夫 ;
张艺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4) :70-74
[8]   冻融循环作用对青藏粘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J].
王大雁 ;
马巍 ;
常小晓 ;
孙志忠 ;
冯文杰 ;
张军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3) :4313-4319
[9]   甘肃黄土台塬区农业过量灌溉引起的滑坡灾害 [J].
王志荣 ;
吴玮江 ;
周自强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03) :47-50+58
[10]   冻土三轴强度破坏准则的基本形式及其与未冻水含量的相关性 [J].
沈忠言 ;
吴紫汪 .
冰川冻土, 1999, (01)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