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J-1 CCD的夏玉米FPAR遥感监测模型

被引:26
作者
陈雪洋 [1 ,2 ,3 ]
蒙继华 [1 ]
吴炳方 [1 ]
朱建军 [3 ]
杜鑫 [1 ]
张飞飞 [1 ]
纽立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农作物; 模型; 监控; HJ-1卫星; 夏玉米; FPAR; 植被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127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901 ; 082804 ;
摘要
以山东禹城为研究区,利用我国自主研发运行的HJ-1卫星数据,计算了4种植被指数(NDVI,RVI,SAVI,EVI),结合同步观测数据,对植被指数与实测FPAR进行回归分析,比较4种植被指数模型对夏玉米FPAR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各植被指数与FPAR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整个研究区NDVI具有最高的反演精度,对估算夏玉米FPAR的最优模型进行验证,得出模型的平均误差仅为3.8%,模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利用HJ-1CCD反演了山东禹城9月的FPAR。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Modeling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of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using satellite images and climate data [J].
Xiao, XM ;
Zhang, QY ;
Braswell, B ;
Urbanski, S ;
Boles, S ;
Wofsy, S ;
Berrien, M ;
Ojima, D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4, 91 (02) :256-270
[2]   Contrasting climatic controls on the estimated productivity of global terrestrial biomes [J].
Churkina, G ;
Running, SW .
ECOSYSTEMS, 1998, 1 (02) :206-215
[3]   Scaling and uncertain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DVI and land surface biophysical variables: An analysis using a scene simulation model and data from FIFE [J].
Friedl, MA ;
Davis, FW ;
Michaelsen, J ;
Moritz, MA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995, 54 (03) :233-246
[4]   FPAR的Monte Carlo模拟研究 [J].
周彬 ;
陈良富 ;
舒晓波 .
遥感学报, 2008, (03) :385-391
[5]   不同传感器的模拟植被指数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估测精度和敏感性分析 [J].
陈拉 ;
黄敬峰 ;
王秀珍 .
遥感学报, 2008, (01) :143-151
[6]   叶绿素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比率的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J].
高彦华 ;
陈良富 ;
柳钦火 ;
顾行发 ;
田国良 .
遥感学报, 2006, (05) :798-803
[7]   遥感提取植物生理参数LAI/FPAR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J].
吴炳方 ;
曾源 ;
黄进良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4) :585-590
[8]   冬小麦冠层的FAPAR、LAI、VIs之间关系的研究 [J].
王培娟 ;
朱启疆 ;
吴门新 ;
刘素红 ;
帅艳民 .
遥感信息, 2003, (03) :19-22
[9]   生物量估测模型中遥感信息与植被光合参数的关系研究 [J].
张佳华 ;
符淙斌 ;
不详 .
测绘学报 , 1999, (02) :37-41
[10]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J].
田庆久 ;
闵祥军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