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有偿化开发——基于构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视角

被引:9
作者
李晓燕 [1 ]
蔡军 [2 ]
机构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西部地区; 自然资源; 有偿化开发; 补偿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富饶的贫困"一直是困扰西部发展的难题,丰硕的自然资源并未给西部地区带来应有的富足。自然资源优势,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下,在适宜的机制作用下,才能转变为经济优势,资源才能转化为财富。在过去的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是在工业文明理念下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开发方式是掠夺式的、粗放式的,其结果导致资源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地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求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转变自然资源开发方式,确保资源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资源地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资源地居民从中受益。转变资源开发方式,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在于构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偿化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J].
王彬彬 ;
蔡军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6) :156-159
[2]   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 [J].
于林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 (02) :389-392
[3]   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J].
柳正 ;
曹清华 .
西部论丛, 2004, (09) :18-21
[4]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J].
施祖麟 ;
王亚华 .
中国发展, 2002, (04) :25-32
[5]  
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效应研究.[M].杜受祜;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6]  
西部大开发的绿色经济道路.[M].王松霈;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M].王洛林;魏后凯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