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白细胞介素-8基因在兔脑基底动脉中表达的变化(英文)

被引:4
作者
王勇
钟鸣
谭显西
杨运俊
陈伟建
刘伟
郑匡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白细胞介素-8;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蛛网膜下腔出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时,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在兔脑基底动脉中表达的变化及在诱发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 35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AH组。SAH组根据第一次注血时间又分为四组,分别为第一次注血后第1、4、7、14 天。以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构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采用RT-PCR法观察兔基底动脉中细胞因子IL-8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IL-8mRNA在SAH组第一次注血后第4- 7天升高,14 天趋于正常。SAH组IL-8 的表达水平与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 = 0.642,P < 0.01)。结论 IL-8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水平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紧密相关,提示IL-8可能作为免疫/炎症因素因素参与了SAH 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1) on the cerebral artery following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in rats[J] . Y. Handa,Te. Kubota,M. Kaneko,A. Tsuchida,H. Kobayashi,H. Kawano,T. Kubota.Acta Neurochirurgica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