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的判定及生物群区特征

被引:12
作者
陈旭东
陈仲新
赵雨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内蒙古伊克昭盟林业治沙研究所
关键词
Holdridge生命地带,生态过渡带,生物群区,计算机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346.3,Q145(26)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用Holdridge生命地带方法对鄂尔多斯高原的生物群区进行了分类研究,研制了用于生态过渡带判定的计算机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鄂尔多斯高原的生物群区可分为草原、荒漠灌丛和荒漠3大类,草原群区以本氏针茅(Stipabungeana)群落为主,荒漠灌丛群区以冷蒿(Artemisiafrigida),狭叶锦鸡儿(Caraganastenophyla)群落为主,荒漠群区以红砂(Reaumuriasoongorica)群落为主。鄂尔多斯高原的地带性植被在传统上分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3部分,在典型草原的边界划分上,传统划分与本文结果一致。而在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的边界方面,模拟结果与传统划分有一定的差异。荒漠灌丛和荒漠草原以及荒漠和草原化荒漠在生物群落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荒漠灌丛和荒漠在生态特征上较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更为旱化,在地理位置上更为靠西部。该计算机模型结合了地理空间分析,能准确地确定生态过渡带的位置和宽度,为研究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的特征提供了较可靠的技术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