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滚筒式自动清堵粳稻排种器的改进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17
作者
韩豹
杨亚楠
孟繁超
梁丽娜
葛玉晓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种子; 气吸式设备; 排种器; 北方粳稻; 催芽种子; 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3.2 [播种机];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北方优质粳稻营养钵育苗播种精度,针对原设计的气吸滚筒式自动清堵排种器在播种过程中存在种箱内芽种的流动性差、伤种芽和每钵粒数不均等问题,改进了种箱结构设计,增加了二次清种部件和补种区。改进后排种器依靠窝眼自动充种、气力辅助吸种,通过2次清种、1次补种以及自动清除吸孔堵塞物等措施,提高了每钵2~3粒芽种的播种概率。以空育131催芽种子为试验对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喂入口开度、清种间隙、辊刷转速和吸室真空度对空穴率、损伤率和每钵2~3粒率等排种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改进后排种器排种性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清种间隙、喂入口开度、吸室真空度和辊刷转速。在喂入口开度为40 mm、吸室真空度为5 k Pa、辊刷转速为55 r/min、清种间隙为6 mm较优参数组合下,改进前、后排种器对外形尺寸相近的空育131和龙粳26以及有一定差异的龙洋16粳稻芽种进行了播种适应性试验与性能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尺寸相近的空育131和龙粳26粳稻,改进后排种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并且每钵2~3粒率的概率分别达到83.23%和85.01%,较改进前分别提高了3.77和6.14个百分点,损伤率分别降低了5.73和6.44个百分点,空穴率分别降低了0.51和0.57个百分点;该研究表明,改善充种室芽种的流动性,能够有效降低芽种损伤率,提高排种器每穴2~3粒的充种性能。该研究为粳稻气吸滚筒式排种器结构优化与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水稻气力式排种器分层充种室设计与试验 [J].
邢赫 ;
臧英 ;
王在满 ;
罗锡文 ;
张国忠 ;
曹晓曼 ;
谷秀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4) :42-48
[2]   气力滚筒式水稻直播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J].
张顺 ;
夏俊芳 ;
周勇 ;
翟建波 ;
郭洋民 ;
张秀梅 ;
吴昊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1) :11-19
[3]   集排式精量排种器清种装置设计与性能试验 [J].
祁兵 ;
张东兴 ;
刘全威 ;
杨丽 ;
史嵩 ;
崔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1) :20-27
[4]   每穴苗数对北方不同穗型粳稻物质生产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J].
许娜 ;
王嘉宇 ;
李清 ;
杨贤莉 ;
刘遵奇 ;
荆彦辉 ;
徐正进 .
作物学报, 2014, 40 (08) :1506-1512
[5]   水稻机栽钵苗单穴苗数对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J].
宋云生 ;
张洪程 ;
戴其根 ;
杨大柳 ;
郭保卫 ;
朱聪聪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胡加敏 ;
吴爱国 ;
蒋晓鸿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0) :37-47
[6]   基于交叉导流式种箱的稻种流动性及结拱研究 [J].
邓伟健 ;
李志伟 ;
邱秀丽 ;
王维 ;
吴潇 ;
郑丁科 .
农机化研究, 2013, (12) :145-149+154
[7]   水稻育秧播种机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J].
孙勇飞 ;
吴崇友 ;
张文毅 ;
金诚谦 ;
汤庆 .
农机化研究, 2013, 35 (12) :210-215
[8]   气吸滚筒式超级稻育秧播种装置设计及试验 [J].
纪要 ;
朱德泉 ;
张文毅 ;
张敏 .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3, 34 (06) :134-137+147
[9]   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优势及主要生理生态特点 [J].
张洪程 ;
朱聪聪 ;
霍中洋 ;
许轲 ;
蒋晓鸿 ;
陈厚存 ;
高尚勤 ;
李德剑 ;
赵成美 ;
戴其根 ;
魏海燕 ;
郭保卫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50-59
[10]   水稻钵盘精量播种机充种性能试验 [J].
陶桂香 ;
衣淑娟 ;
汪春 ;
毛欣 ;
王睿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8)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