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堰塞湖及其形成条件

被引:7
作者
刘盛利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 堰塞湖; 形成条件; 四川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统计调查,从公元前26年至今的2千余年里,四川省至少有9次地震事件形成过堰塞湖。本文简述了这9次地震堰塞湖及其灾害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地震堰塞湖形成的充分条件为:所在地区地震烈度大于等于Ⅷ度,且堰塞湖的数量和规模与烈度值呈正相关关系;地形为高山峡谷江(河)段,两岸或一侧为高陡的岩壁或台地前缘;岩性条件为江(河)两岸或一侧存在较破碎的基岩或巨厚的松散堆积体。在满足上述充分条件下,若恰遇雨季或震后连降暴雨,则形成地震堰塞湖的可能性剧增,溃坝产生次生水灾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滑坡堵江事件及其环境效应 [J].
柴贺军,刘汉超,张倬元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5, (01) :7-17
[2]   松潘小河地区地震山地灾害研究 [J].
徐吉廷,陈安勇 .
四川地震, 1995, (02) :36-53
[3]   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记在叠溪大地震的考察、研究和救灾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几位前辈 [J].
洪时中 ;
徐吉廷 .
国际地震动态, 2009, (02) :30-38
[4]  
一九七六年松潘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四川省地震局编, 1979
[5]  
一九三三年叠溪地震[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四川省地震局 著, 1983
[6]  
一九七六年盐源—宁蒗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盐源-宁蒗地震》编辑组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