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丹东市为例

被引:40
作者
李猷 [1 ,2 ]
王仰麟 [1 ]
彭建 [1 ]
常青 [3 ]
宋治清 [4 ]
刘小茜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
[4]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土地开发; 适宜性评价; 景观生态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核心是合理分配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丹东市不同的发展目标,提出3个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案,包括经济发展优先方案、生态保护优先方案以及协调发展方案,并按照3个方案对丹东市进行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通过选择适当指标,构建了由景观稳定度和景观干扰度组成的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并对3个适宜性方案进行对比与优选。结果表明,丹东市按照经济发展优先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方案进行开发,则景观干扰程度最高,景观稳定程度最低,景观生态质量最低;按照生态保护优先方案进行开发,则景观干扰程度居中,景观稳定程度最高,而景观生态质量居中;按照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开发,则景观干扰程度最低,景观稳定程度居中,并且具有最高的景观生态质量。通过综合比较,应选择协调发展方案作为丹东市城市建设空间布局的首选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2141 / 21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J].
杨少俊 ;
刘孝富 ;
舒俭民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380-385
[2]   基于生态-经济分析的泰州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 [J].
丁建中 ;
陈逸 ;
陈雯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842-848
[3]   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江汉平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J].
谷晓坤 ;
陈百明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2) :58-62
[4]   基于景观结构和空间统计学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 [J].
谢花林 .
生态学报, 2008, (10) :5020-5026
[5]   基于3S技术的广州市生态安全景观格局分析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陈健飞 ;
林媚珍 .
生态学报, 2008, (09) :4323-4333
[6]   基于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土地空间配置——以宿迁市区为例 [J].
金志丰 ;
陈雯 ;
孙伟 ;
陈江龙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9) :43-50
[7]   港湾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以厦门市为例 [J].
孙翔 ;
朱晓东 ;
李杨帆 .
生态学报, 2008, (08) :3563-3573
[8]   基于GIS的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湖北省老河口市为例 [J].
许倍慎 ;
周勇 ;
李冀云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286-290
[9]   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 [J].
刘勇 ;
吴次芳 ;
岳文泽 ;
叶艳妹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61-2269
[10]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潜力—限制性分析——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 [J].
宗跃光 ;
王蓉 ;
汪成刚 ;
王红扬 ;
张雷 .
地理研究, 2007, (06) :1117-1126+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