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证患者遗传学特征探讨

被引:2
作者
冯栋年
刘燕玲
张新
郝敬玲
罗伟
陈至惠
陈世敬
王慕虹
徐长桂
机构
[1] 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研究所,
关键词
肋弓角; 测定结果; 阳虚证; 患者; 遗传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遗传学角度出发,对50例阳虚证患者,230名健康人进行了白细胞抗原(HLA)检测,同时对50例阳虚证患者及60名健康人作了 Rohrer 指数及肋弓角测定。结果,阳虚组 HLA-B5、Cw3、A9频率分布较健康人为低,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推测阳虚证的发生与其免疫调控紊乱有关。Rohrer 指数>1.50者,以阳虚组为多(P<0.01),肋弓角测定阳虚组为80.6°±14.35°,健康组为69.5°±11.83°(P<0.01),均示阳虚组体胖者居多。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5+6 +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论肥人多阳虚痰湿、瘦人多阴虚火热——附1,257例体型与体质的调查分析
    何裕民
    高钦颖
    严清
    吴亦樵
    [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5, (11) : 674 - 677+644
  • [2]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沈自尹
    [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 (02) : 117 -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