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地知识”到“世界思想”

被引:10
作者
王铭铭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格尔兹; 人类学家; 马凌诺斯基; 解释人类学; 人类学方法; 理论人类学; 民族志方法; 地方性知识; 结构人类学;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08.04.017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8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命与历史 [J].
王铭铭 .
读书, 2007, (05) :48-57
[3]   多样的“恶”——读《恶的人类学》 [J].
刘琪 .
西北民族研究, 2006, (04) :204-208
[4]   读罗德尼·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 [J].
梁永佳 .
西北民族研究, 2006, (02) :176-181
[5]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王铭铭; 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8]  
人与文化.[M].(美)克拉克·威斯勒(ClarkWissler)著;钱岗南;傅志强译;.商务印书馆.2004,
[9]  
溪村家族.[M].王铭铭; 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0]  
“土著”如何思考.[M].(美)马歇尔·萨林斯(M.Sahlins)著;张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