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群结晶特征及成因
被引:15
作者:
吴才来,周珣若,黄许陈,张成火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群,统计分析,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9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的晶面统计分布,呈不对称正态和不对称对数正态的单峰、双峰和双曲线型;同时,同一岩体中出现不同端员锆石群晶型的共生,它们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由锆石晶面统计分析可以求得不同类型岩方开始与终止结晶的温度:辉石二长闪长岩,900-700℃;石英二长闪长岩,850-650℃;花岗闪长岩,800-650℃;花岗闪长斑岩,650-600℃。岩浆物理学研究表明,高粘度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有利于钻石(311)晶面发育,低粘度的辉石二长闪长岩岩浆有利于钻石(111)晶面发育。锆石群的平均碱度指数和平均温度指数相关图解表明,本区中酸性侵入岩岩浆的物质来源为幔壳混源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