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宗爱东
李丹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关键词
儿童亲社会行为; 负相关; 父亲教养方式; 亲社会; 情境; 父母教养; 亲子依恋;
D O I
10.16194/j.cnki.31-1059/g4.2005.09.016
中图分类号
G78 [家庭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正>1引言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得到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研究者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合作、分享、捐献、谦让、帮助、安慰等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婴幼儿早期因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许多研究者认为他们不可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但根据奥里克(1978)有关儿童早期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亲社会行为是任何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亲昵地接触他人的身体的行为”。婴幼儿出于友爱的身体接触,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等皆可称为亲社会行为,这些行为被看作是个体友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