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我国高粱栽培的起源——兼论万荣荆村遗址出土的有关标本

被引:8
作者
卫斯
机构
[1] 山西省平陆县博物馆
关键词
高粱; 劳动; 荆村; 遗址; 万荣; 兼论; 标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高粱(Sorghum vulgaris pers),又名蜀黍或蜀秫。见于古代农书和其它文献又有芦穄、芦粟、木稷、荻梁、秫秫、稻黍、茭子之称。高梁原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东北各省栽培较多,其次在山东、河北、河南、四川、陕西、江苏、安徽、山西、内蒙古、湖北以及甘肃、新疆等地都有栽培。但是,关于高梁在我国栽培的起源问题历来有印度传入之说。高梁究竟是不是我国的原产作物,这是学者们仍在争论的问题。自从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和岛诚一报告了一九三一年由董光忠主持发掘的山西万荣荆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谷类炭化物,“经理学士高桥基生鉴定为粟(Setaria italica)和高梁(Andropogon Sorghum Var·Vulgaris)的炭化物以后,就揭开了我国高粱栽培历史研究的新篇章。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