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育期二氧化碳与温度处理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初报

被引:10
作者
谢立勇
林而达
孙芳
赵海燕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温度增高; 水稻全生育期; 叶绿素;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脯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揭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机理,采用半开放式二氧化碳温度梯度系统对水稻全生育期进行梯度处理。研究表明,550μmol/mol CO2浓度及温度升高1.5℃、650μmol/mol CO2浓度及温度升高2.0℃处理提高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灌浆期比对照(400μmol/mol及自然温度下)分别增加13.41%16.74%,但对叶绿素a/b的比值影响较小;可溶性糖含量从拔节期开始随CO2浓度及温度增加而升高,增幅为6.06%14.82%;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各处理结果均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在生育前期高于对照,在抽穗期趋于相同,在灌浆前期明显低于对照。表明CO2浓度与温度增高改变了水稻生理性状,改变了水稻生长对物质和能量需求平衡,延长了生育期,此点为导致水稻产量形成的最终变化提供了理论证据和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瞿伟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作物生理研究法.[M].张宪政主编;.农业出版社.1992,
[3]   基于CTGC试验系统下面包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 [J].
白莉萍 ;
仝乘风 ;
林而达 ;
卢志光 ;
饶敏杰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5) :814-818
[4]   水稻田稗草叶片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的适应 [J].
陈根云 ;
廖轶 ;
蔡时青 ;
曾青 ;
朱建国 ;
韩勇 ;
刘钢 ;
许大全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01-1204
[5]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FACE)的响应与适应 [J].
廖轶 ;
陈根云 ;
张海波 ;
蔡时青 ;
朱建国 ;
韩勇 ;
刘钢 ;
许大全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05-1209
[6]   开放式空气CO浓度增高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J].
黄建晔 ;
杨洪建 ;
董桂春 ;
王余龙 ;
朱建国 ;
杨连新 ;
单玉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0) :1210-1214
[7]  
开放系统中农作物对空气CO_2浓度增加的响应.[J].B.A.Kimball;朱建国;程磊;K.Kobayashi;M.Bindi.应用生态学报.2002, 10
[8]   大气CO2浓度倍增对水稻光合速率和Rubisco的影响 [J].
唐如航 ;
郭连旺 ;
陈根云 ;
李立人 .
植物生理学报, 1998, (03) :309-312
[9]   CO2浓度增加对C3、C4作物生育和产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修兰 ;
徐师华 ;
梁红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1) :56-62